0

    不能老老实实坐在椅子上,就算坐在椅子上了,也经常动胳膊动腿,或者摆弄书桌上的物品。

    2024.03.19 | admin | 321次围观

    事例01 上课时用脚踢前面同学的椅子,或者翻看同桌的书和本子,或者乱翻老师的物品。


    散漫的孩子,因为大脑发育情况极差,不能充分发挥大脑机能,不能有效控制不必要的行为。这样的孩子大部分都认识不到自己的身体处于什么状态,做出怎样的行为动作。当老师提醒孩子“坐好”的时候,他们立刻回答“我已经坐好了”其实也是这个原因。他们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的所作所为给别人带来的妨碍和伤害,而且因为他们不是故意的,就算别人提醒,他们照样会采取同样的行为举止。所以老师经常给这些孩子贴上“捣蛋鬼”的标签。


    心灵处方——家长要让孩子自我观察自己的所作所为。


    1.家长要培养孩子自我观察和认识自己行为的能力。


    孩子只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行为,才能产生改掉毛病的想法,才能欣然接受家长的要求。那么,怎样观察和认识自己的行为呢?


    很多家长经常提醒孩子,或者采取训斥的方法来引起孩子的注意。其实,这些都不是最佳方法。家长最好用录像机录下孩子的一举一动,然后让孩子自我观察,或者让孩子通过镜子观察自己的一举一动。


    2.家长要端正孩子的坐姿。


    家长让孩子端坐在镜子面前。刚开始孩子可能会顽皮地伸舌头、抠鼻子、扮鬼脸。等孩子的调皮劲稍微得到缓解之后,家长要指示孩子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,看自己镜中的坐姿。起初孩子可能做得不好,但经过反复练习,能够端正坐姿。家长就可以强调:你看,这就是最正确的坐姿。这样孩子就能把最正确的坐姿牢牢地刻印在心中。之后要求孩子闭上眼睛,回答以下的提问:“你现在是弯着腰呢,还是挺着腰呢?”“张着嘴呢,还是闭着嘴呢?”“大腿乱动了吗?”“手指头动没动弹?”通过这样的提问,孩子就能强化端正坐姿时的身体状态。


    事例02 孩子虽然坐在椅子上了,但一点都不老实,来回扭动屁股,抖动大腿,用手转动铅笔,可能是身体发痒,还挠来挠去。


    心灵处方——要及时帮助孩子,以免错过最佳时机。


    散漫的孩子活动量远远多于同龄的正常孩子,甚至睡觉时也不停地扭动身体。


    转动铅笔、挠身体的某个部位、摸头发等行为,不只发生在散漫的孩子身上,正常孩子有时也做这种动作。所以,家长有时感觉不到他们的散漫。如果年龄小的孩子,一时都静不下来,到处乱跑;稍微大点的孩子坐不住凳子,就算坐在板凳上了,也总是扭动身体的话,都属于散漫的孩子。


    有人误认为,随着年龄的增长散漫的孩子身上的这些问题,都能得到解决。比如,小时候经常做过激行为的孩子,随着行为强度的减弱和动作幅度的减小,散漫症状得到好转。虽然孩子不再像从前那样乱串,但是如果不断扭动身体,说明这只是动作形态的变化,散漫问题依然存在。如果家长认为问题已经得到了改正而放任自流,就会错过最佳的改正时机。


    培养孩子观察自己的行为,提高孩子的认识能力,有助于帮助孩子减少不必要的动作。给孩子看摄像片段,或者把大镜子放在醒目地方,随时让孩子看到自己的动作,都有助于孩子减少不良的行为动作。


    事例03 孩子的手一刻都闲不下来,咬手指甲、用手指头抠鼻子、抠耳朵、薅头发。


    散漫的孩子中,有些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,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。看到这样的一幕后,家长可能认为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情况很好。


    其实家长仔细观察这些孩子,就会发现,虽然他们能集中注意力,但是方式很不稳妥。比如,孩子做作业时,咬衣服上的线头或者让学习不学,而长时间地对魔方。这种类型的孩子,总把精力投入到某一件事情上,否则感觉无所事事、无聊透顶。画画时,他能拿出全部热情认认真真地画,可一旦画完,嘴上就会不停地念叨:“无聊!真无聊!”接着就开始咬手指甲、抠鼻子、抠耳朵。

    3e6589aed153b192adadc14b3c6cf003.png!mfit_w2048_h2048_jpg.jpg

    这不同于因深感不安或神经敏感而去咬手指甲的行为。当他们静下来时,如果不动手指或者把精力投入到某一件事情上,他们就很难观察周围的一切。如果什么都不让他们做,他们会感觉无聊透顶。


    这时,如果对孩子说:“你能不能安静地坐一会儿。”孩子会感觉很为难。但是如果放之任之,孩子很难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。如果一开始时就不许孩子乱动手指,是得不到任何效果的。家长一定要分阶段慢慢改掉孩子的问题行为。


    心灵处方——指导孩子把精力投入到其他事情上。


    首先不能让孩子的手闲下来,家长可以让孩子握着橡皮或者铅笔等物品。如果外出时间长,可以给孩子准备他喜欢的东西,比如少儿书、小粘贴等等。这种方法不宜长期使用,家长要指引孩子善于思考和观察。


    咬手指甲时家长与其大声训斥,还不如转移他的注意力。家长可以把孩子对某件事情的执拗转化为一种思考能力。


    版权声明

  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南京养生网立场。
    本文系作者原创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    标签列表